原标题:银行代销基金乱象调查:饥饿营销套路多
理财经理违反适当性推介
开年以来,基金发行保持着去年的火热势头。与此同时,《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爆款基金背后暗藏着基金销售的灰色地带。在银行营销渠道中,部分银行理财经理以误导销售以及饥饿营销的方式进行销售。
去年
《办法》指出,在缺乏足够证据支持的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情况下,不得使用业绩稳健业绩优良名列前茅位居前列最大最好最强唯一,以及坐享财富增长安心享受成长尽享牛市等易使投资人忽视风险的表述;不得使用欲购从速申购良机等片面强调集中营销时间限制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的表述。
同时,《办法》规定禁止短期业绩宣传、不得搞饥饿营销。基金宣传推荐材料展示的任意业绩区间均应当超过6个月,避免销售平台靠宣传短期收益率来误导投资者。另外,《办法》规范募集上限、比例配售等安排,不得以不同字体、加大字号等方式进行强调,不得作为销售主题进行营销宣传。
但《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在部分银行的宣传推介材料上仍出现了业绩亮眼等表述。对于过往业绩宣传,部分银行的宣传推介材料上展示的都是行情上涨、基金回报不错的时间段的收益率,对于业绩宣传的重点相对突出短期。如近一月涨幅近三月涨幅近一年收益率等。
而部分理财经理在宣传推荐产品时,通过限额配售一天售完等带有较强引导性和倾向性的表述引导投资者抢购。即以饥饿营销的方式吸引投资者。某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经理向记者推荐一款基金并表示,该产品目前可以预约购买,距发售还有3天,产品募集额度总共120亿元,当天一个多小时已经卖了30亿元。他还告诉记者,我自己也购买了该款基金。
不少银行理财经理在向记者介绍基金产品时,并没有从投资者的适当性角度去推介产品,对于记者的投资经验、风人民币升值的影响险承受能力不会主动询问。甚至在不了解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将一些风险等级较高的产品推荐给记者,并且也没有进行风人民币升值的影响险提示。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基金代销业务上,中小机构渠道并不强势,在人员配备、风控管理上有所欠缺。由于该业务创收主要通过申购费、赎回费等交易型费用,因此销售导向占据主导,销售人员为卖量有时候会铤而走险。
近年来,监管频频出手,针对基金销售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核查。一直以来,银行是基金代销的主要渠道。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因基金销售业务违规被监管处罚。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证监会发布的《办法》及配套规则,对基金销售行为进行了规范,但目前该文件主要关注的是准入、资格方面的规范,后续各类细则有待补充。
苏筱芮进一步表示,后续基金代销的管理规范也需要从资格准入类逐步向业务流程类进阶,在销售渠道、销售流程、销售人员等方面实施更为细致的规范,与此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时,也需要不同金融监管部门之间建立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对违规银行、违规从业者及不当销售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爆款基金背后暗藏着灰色地带 银行饥饿营销套路多”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注重GOGO配资网!